舌痛病论坛

首页 » 常识 » 诊断 » 姜建国教授经方治疗疑难病探析
TUhjnbcbe - 2021/6/3 19:34:00

学术上要师古但不泥古,求真更务实,临床上,辨证处方要不拘一格,惟求切合病机,用药要开合有度,惟求疗效第一,以下是姜建国教授运用经方治疗疑难病的探析。

1、应用经方,“活”字为先

唐某,女,25岁,学生。初诊:年6月7日。

主诉:手脚瘙痒难忍10余年。手脚心起疱疹,瘙痒难忍,时有热感,常于换季时发作。手脚汗出如洗,五指并拢,须臾即汗滴如露。喉中有痰易吐。舌淡苔薄少而滑,脉沉。西医诊断为湿疹,屡治无效。

辨证:气化不利,水聚生热,外兼风邪。

处方:五苓散加减。

桂枝10克,云苓12克,猪苓12克,薏苡仁30克,泽泻12克,生白术12克,苦参10克,土茯苓15克,炙甘草3克,地肤子15克,水煎服。

二诊:上方6剂服尽,手脚汗出大减,喉中痰消,瘙痒亦减。舌质转红,口渴喜饮。此水湿渐去,胃热已现,遂去猪苓,加生石膏30克,知母10克,苍术12克,续服6剂而安。

运用经方,贵在灵活。老师告诫:“习《伤寒》,应重视仲景之法。读书切不可死于句下。”湿疹之证,多由感受湿热,外兼风邪引起,清热除湿消风为其常法。患者手脚心起疹作痒而热,可知内有湿热。四肢如水淋漓,苔滑有痰,为湿遏阳气,气化不利,水津失布所致。五苓散通阳利水,用于本证,以助水津布化,可绝水湿之源。再以苦参、土茯苓清热利湿,地肤子祛风止痒,故6剂服后,湿象大减。舌质转红而渴,非过利伤阴,乃湿热除,胃热现,故加石膏、知母,取白虎汤之意以除胃热。五苓散虽为太阳蓄水证之主方,老师以此治愈湿疹,惟“活”耳。

2、疑难杂症,“准”字为要

闫某某,女,年近七旬。初诊:年4月2日。患者咽痛、舌痛难忍已逾1年。西医诊查未见异常,其间多方诊治效不显,病情反有加剧之势。就诊时舌边尖部隐隐似有瘀斑,疼痛呈灼热感。兼见手脚凉,纳少,夜寐差。舌质暗红,苔薄*,脉滑。

辨证:病入厥阴,痰瘀交阻。

处方:乌梅10克,细辛3克,生蒲*10克,红花6克,白薇10克,玄参12克,麦冬15克,桔梗12克,炒白芍12克,炒枳壳30克,半夏10克,生甘草10克,水煎服。

二诊:服上方6剂,夜寐好转,脉转弦。余症如前。

处方:上方去红花、半夏、白芍、枳壳、生蒲*,加丹皮12克、赤芍12克、川牛膝10克、肉桂3克、*连10克。

三诊:服上方6剂,舌咽痛上午减轻,下午如故。脉弦。遂于前方加生石膏30克、生蒲*6克续服。6剂之后,舌咽痛大减,寐亦佳。再以本方稍作调整,作水丸巩固疗效而愈。

厥阴病的病机为阴阳气不相顺接,多见上热下寒证。患者惟有舌咽痛,余无不适。细经询问,方知尚有寐差、肢冷等症,且年近七旬。据此,老师断定此系厥阴病无疑。治当清上温下,顺接阴阳二气。故以乌梅、细辛二药为君,取乌梅丸之意。阴阳不调则气血不畅,津聚成痰,故舌有瘀斑,脉见滑象。处方以红花、白薇、玄参诸药活血清热,半夏、桔梗、枳壳之属顺气导痰。古书载,舌肿满口痛甚不语者,以生蒲*涂于舌面,即见滴水如露,痛止肿消。蒲*为治舌痛之专药,故用之。二、三诊时,舌痛已减,脉之滑象已去,故去化痰诸药。症于下午加重,治从阳明,故加生石膏以清胃热。

图片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对基层中医临床骨干学习班合影,姜建国教授(右起第九)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1
查看完整版本: 姜建国教授经方治疗疑难病探析